2025/08/18

114年九月、十月KUMON彰化忠孝教室行事曆

  KUMON彰化忠孝教室教室開放時間


(一)15:00〜21:00(準時下課)

(三)15:00〜21:00(準時下課)

(五)15:00〜21:00(準時下課)
 
[每周上2堂課,每個月上8堂課]



2025年9月
1234567
891011121314
15161718192021
22232425262728
2930





📌9/29(一)第9堂課,不放假,補10/6(一)中秋節的課



2025年10月


12345
6789101112
13141516171819
20212223242526
2728293031

📌10/6  (一)中秋節,教室放假。
📌10/8  (三)公文放假,因有9堂課,故可放一堂
📌10/10(五)國慶日,教室放假。

2025/08/17

從KUMON國語4A到3A|幼兒書寫速度挑戰與學習觀察——幼中柏安

今天的課題,
幼中柏安在音讀與認讀的表現都不錯,能手指著字,確保自己音讀的正確、不會添字、漏字,且也能更關注自己在讀的文字。可,我知道他還可以更好。

心中不斷在想,他到底是卡在哪?
是不會寫、不會唸?是個人特質的問題?還是有其他什麼沒被發現的原因?

經過觀察後,發現要讓他更好的突破口——就是修正他的慢,讓他快。

💡 本篇搭配影片閱讀效果更佳
看看柏安從「5 分鐘寫一張」到「3 分鐘寫一張」的書寫進程,
影片中也記錄了我與助理老師如何一步步陪他調整、找回自己的節奏。


在 KUMON 的國語教材中,每個階段都有該階段的學習目標。
柏安現在已經進到 3A,音讀、認讀都沒問題,目前的課題是在「書寫」。

下面的影片,是針對柏安所做的個人別學習設計、規劃與引導方式。
教室裡的其他孩子,我也會依照他們的書寫觀察,擬定專屬的個人別計畫。



從影片中可以看到,第一張的書寫狀態,就是他平常的樣子——
一張需要寫 5 分鐘,這真的太久了。
而且我心裡的柏安,不應該是這樣,我知道他還可以更好。

於是我開始仔細觀察他的書寫細節,
一點一點地幫他做修正。


影片中,也記錄了我和助理老師如何陪伴柏安的學習過程:

  • 學習的節奏
     陪伴孩子書寫時,節奏要流暢不中斷,這樣學習才會有勁、速度也能提起來。

  • 書寫注音不熟練時,不只是反覆練習
     如果能適時地用圖像,或用孩子已經熟悉的知識做拆解和連結,會更有幫助。
     像影片裡我教柏安寫「ㄌ」,我會說:先寫「ㄅ」(他已經會的),再拉尾巴,而且要「禿頭」,這樣他才能分得出「ㄌ」和「ㄉ」。


後面幾張,助理老師和柏安的合作,漸漸抓到學習的節奏。
從第一張 5 分鐘,到修正後 3.5 分鐘,最後影片中是一張 3 分鐘完成。


接下來我要調整的,是讓柏安能以音節、語詞或短句為單位書寫注音,

而不是看一劃寫一劃。

就讓我們期待他的下一則影片吧!



2025/08/10

🔁 教室進三步,回家退兩步:誰在扯孩子的後腿?

🪴 不是孩子退步,是家裡讓他的習慣歸零了

有些孩子在教室的表現令人欣慰,進度超前、態度認真;
但一轉身,回到家裡後,一切又像打回原形。
這並不是能力的問題,而是——學習習慣與家庭氛圍的斷裂。


📝【老師的真心話】

有時候,孩子雖然在教室的進度早已超越學年,但在學校的成績卻始終沒有起色。

以我長期帶孩子的經驗來看,問題往往不在能力,而是在習慣的斷層

在教室裡,孩子能夠專注、守規矩,是因為教室有清楚的原則,也始終如一地執行;
可是一旦回到家,若缺乏相同的界線與紀律,孩子的學習狀態就像按了重置鍵,一切歸零。

說實話,這對老師來說,是非常挫敗的。
每次我才剛幫他穩住、拉起來,回家又掉下去——
那種「被扯著後腿」的感覺,讓一顆認真對待孩子和您們的心,瞬間都冷了。


🎯【教室觀察 × 具體案例】

孩子在寫教材時,他的下筆、書寫過程,我一看就知道:又偷玩 3C 玩過頭了。
我當下要求他先暫停,他也點頭答應。
結果好狀態沒維持幾天,又變遲鈍了。
我問他:「不是說不能再玩了嗎?」
他說:「媽媽說我可以玩。」

我愣住。

我明白父母生活繁忙、辛苦不易,
但當孩子已經學會用「爸爸媽媽說可以」來對抗老師的要求,
甚至養成這種鬆動紀律的習慣,
我在教室裡的努力,也會變得徒勞。

還有一位家長說:「謝謝老師的教導,雖然孩子進步不多。」
聽到這句話,我幾乎只能苦笑。

孩子在家是老大、3C 無限開放、作息零紀律,
外在環境完全沒有協助他沉澱或專注,
這樣的狀態,要我一個人在教室扛起他的進步,說真的,是力不從心。


🧭【我們能一起撐住的話】

孩子會不會成長,不只是看他在教室多乖,
而是家裡有沒有延續這份堅持。

老師能做的,是在教室裡為他撐出一條正軌;
但這份努力,需要親師生站在同一陣線,才撐得久,也撐得起。



#學習習慣 #親師合作 #3C界線 #孩子的自律從家開始 #教育不能單打獨鬥 #教室進三步回家退兩步

2025/08/05

🎉【2025 KUMON 熊 × 年度感謝活動】

 🎉【2025 KUMON 熊 × 年度感謝活動】正式啟動!

親愛的家長們,不論您是正在教室努力陪伴孩子的夥伴
或是曾經在我們這裡一起走過一段學習旅程的舊家長,
鍾老師都誠摯邀請您一起參與這場溫暖的年度感謝活動❤️

🧸 今年,我們特別準備了限量收藏好禮 ——
2025 KUMON 熊 🐻(市值599元)一隻!

📌 只要完成以下兩個步驟,並分別截圖傳給鍾老師

1️⃣ 訂閱 KUMON 忠孝教室 YouTube 頻道👉👉👉  訂閱頻道
2️⃣ 在 Google 我的商家留下評論 👉👉👉 Google我的商家

🎁 即可領取今年度限定的 KUMON 熊!

✨ 本活動為年度限定,每年一款,送完為止。
✨ 歡迎舊家長一同參與,讓我們一起為曾經的學習旅程,留下溫柔的紀念🐾

謝謝您一直以來的支持,
讓忠孝教室的每一天,都值得記得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歷年KUM0N熊(熊娃娃尺寸:21X17公分)

  


  


  


2025 KUMON Bear   2024 KUMON Bear      2023 KUMON Bear 
  


  


  
2022 KUMON Bear     2021 KUMON Bear 

2025/08/02

🌿 書寫觀察 × 學習潛能 × 思路解鎖

「透過書寫,看見潛能」
「不是練習量,而是思考線索。」
「寫在紙上的,是思考的軌跡,也是潛能的提示。」
「每一筆筆劃,都是孩子內在發展的訊號。」


我關注的,不只是對錯,
而是孩子的思考成長內在動力

我在做的,是替孩子找到解題的轉機,
看懂孩子思路的風格。


在教室裡,
我以一對一或微觀層次觀察孩子的學習歷程。
我細看他們的:

  • 表情

  • 卡關

  • 猶豫

  • 突破

再依據他們的思考模式與情緒韌性,
給予恰恰好的教材與引導


我想解決的,是孩子眼前的學習困境;
我想開發的,是孩子長遠的學習潛能。


我不急於「教會」,
而更在意他:

  • 怎麼學?

  • 為什麼卡?

  • 哪裡亮?

因此,
我直接紀錄孩子的學習現場與行為觀察,
從那些細節中,看見改變的起點


每個孩子,都有屬於自己的節奏。

我的工作,不是催促他快點長大,
而是守護他——
不讓他在成長中,被自己的不安吞沒。


你看到他的進步很慢,
但我看到的是——

不再排斥學習。
這,就是最深遠的轉變起點。


我守的,不只是成績,
而是——

我的工作,
不是加速他成長,
而是陪他一起練習——

不放棄自己。


🔍 如果你也觀察到:

  • 孩子學習變慢

  • 總是卡住

  • 答案改來改去……

不一定代表他不認真、也不一定是學不會
有時,那些行為背後,
藏著思考的痕跡、潛能的訊號。


這篇文章,
想和你分享——
我怎麼從這些細節裡,看見孩子的亮點。


如果你也常常在孩子的學習上感到不安,
或不知道他究竟有沒有在進步,

歡迎來和我聊聊。

有時候,只是需要——
一雙能看懂他努力的眼睛。


🍀 我在這裡,陪你一起,看見他的潛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