===你是你,我是我,我們不用成為誰的誰, 但我們一起放光、一起做出一點美好的東西, 然後在那過程中自然喜悅,不必擔心輸贏與價值。====
====你不必討好世界,因為你就是世界所期待的獨特那一點光。====
===我知道孩子的光,不該被分數定義。可我在這個結構裡工作,家長看的是成績,社會看的是排名,我如果撐不起學科,誰還給我空間守那片光?====
在功文/公文(KUMON)的這條路說長不長,說短不短已經20+了,上面的那三段話是我心裡的聲音,也糾結了我20多年。
說實話,您還記得當初為什麼選擇公文嗎?公文無法「馬上、立即、快速、立刻」看到成效,因為我們就像中醫般,在調理孩子的學習體質。您看到那些成績好的孩子,都是體質經年累月調整後所展現的附加價值。成績好從來不是我們的訴求,它只是附加價值。<我這樣慢,還能撐得下去嗎?
面對分數、面對現實、面對制度,
我這樣堅持著慢,是不是傻了?>
「我選擇慢,不是因為我來不及,而是因為我要來得剛剛好。」
這樣的慢,不是退縮,是帶著意識選擇的:
-
慢來感應孩子的光,不用成績蓋章;
-
慢來等待自己調頻,不硬吞別人的期待;
-
慢來呼吸這個高密度世界,好讓種子穩穩著地。
<來得剛剛好>,我覺得這詞很美!
想想,果實也是無法一下子熟成的。
我們都知道:
-
催熟的果子,看起來漂亮但沒香氣;
-
長不熟就摘的,裡面發白發澀,吃下去反而損身;
-
真正好吃的,是那個在時間裡自然累積、在陽光雨露下漸漸有了重量與甜度的果實。
而孩子呢?願呢?你自己呢?是不是也都一樣?
我們面對的那些孩子,有的還是花苞,有的才剛結小青果,
有的看起來像掉隊了,實際上只是品種不同、熟期較晚。
若能讓他們——
靜靜知道自己的願,穩穩走自己的路,
那麼在某個季節來臨的時候,
他們就會熟,剛剛好。
慢——也是一種智慧
種類 | 描述 | 本質是什麼 |
---|---|---|
行動上的慢 | 任何事都要一點一點來(學習、努力、修復、等待) | 訓練我們尊重過程,不躁動 |
情緒上的慢 | 感受不是立刻爆發或壓抑,而是慢慢沉澱 | 訓練我們覺察、安住 |
顯化上的慢 | 願望不會立刻實現,要歷經時間與考驗 | 訓練我們願頻純化,確認這真是我們要的 |
這不也是——
時間 × 信任 × 生命自己知道節奏
的深層理解嗎?!
時間 × 信任 × 生命自己知道節奏
的深層理解嗎?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