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/09/23

孩子的母語,才是所有學習的基礎

 昨天(9/19五)我在板子上寫上10月的放假日期。

有兩位孩子跑來說:「老師,我沒辦法補課。」

可是他們的上課日是星期三和星期五,實際上並沒有受到影響。


這讓我深深感受到:孩子在理解文字訊息上,其實還需要更多練習。


✦ ✦ ✦


1. 母語是所有學習的基礎


📌 孩子在學校裡,不論數學、自然、社會科,理解課本、讀懂題目,都要靠中文。

📌 研究指出:母語的閱讀與寫作能力能轉移到英文;打穩中文,英文會更好(CUP 理論:Common Underlying Proficiency,共同基礎能力)。


2. 國際與本土研究的顯示


📌 若過度強調英語、忽略母語,長期會削弱孩子的母語論述與知識基礎。

📌 國語文縱貫研究發現:孩子國語能力雖會成長,但需要穩定持續的閱讀與家庭支持。

📌 PISA / PIRLS 國際測驗顯示:台灣孩子的閱讀理解相對數學、科學較弱,正是需要補強的關鍵。


3. 為什麼孩子的中文會變弱


📌 時間與金錢過度傾斜在英文補習,壓縮了中文閱讀與書寫的養成。

📌 家長普遍認為「英文才有競爭力」,卻忽略了語文理解才是所有科目的核心能力。


4. 家長能做的四件事


📌 保留中文閱讀時間:每天 20–30 分鐘中文書報共讀。

📌 引導寫作表達:從日記、讀書心得開始,讓孩子把想法寫下來。

📌 營造文字環境:家裡有書架、有書報,孩子才會自然親近文字。

📌 調整資源比例:英文補習很重要,但別壓縮中文的基本盤。


✦ ✦ ✦


英文很重要,但唯有讓孩子在中文裡扎根,英文才能真正開花,帶他跨向更大的世界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